Menu
Menu
Home
熱門新聞
我的投資組合
除權息一覽表
興櫃上市櫃進度表
EPS 排行榜
未上市產業一欄表
討論區
其他連結
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份有限公司-個股新聞
助台邁向亞資中心 助台邁向亞資中心 ...
「2025臺灣集保結算所ESG服務論壇」於15日登場,臺灣集保結算所(下稱集保)董事長林丙輝表示,集保投入ESG服務15年,包括電子投票與視訊輔助股東會,成為公司治理基石。
林丙輝指出,在ESG領域,集保自2020年起於ESG IR平台公開MSCI等評等機構結果,至今已擴大至9種ESG評等資料,為亞洲同類型服務中涵蓋最廣。並自2021年起,為超過800家上市櫃公司提供Glass Lewis投票建議報告,今年起更納入ISS報告,服務擴展至逾1,300家企業。
配合主管機關「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」,集保還推動數位盡職治理服務,包括「投票逐案揭露服務」,逐案呈現不同機構投資人的股東會投票結果;以及「永續績效服務」,計算投資部位碳排放與碳足跡功能。兩項服務今年將升級改版。
林丙輝強調,「邁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」為主管機關核心目標,集保除配合政策推動外,也持續探索新的可能性。自2024年起,集保陸續加入國際資本市場協會(ICMA)與國際公司治理網絡(ICGN)。ICMA在債券市場規則制定舉足輕重,ICGN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治理倡議組織。再加上集保先前已加入國際證券服務協會(ISSA),期望透過參與國際平台,提升臺灣在全球金融市場的能見度。
推動「亞洲資產管理中心」 臺灣擁三優勢
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指出,打造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,行政院經發會已將此列為政策目標。臺灣具備「國家政策支持」、「天時」與「地利」三大優勢,包含政策協力,經濟穩健成長,民間財富充沛,資金動能強,資本市場具國際競爭力,半導體產業領先,ETF市場表現優異,奠定有利基礎。
陳彥良說明,金管會借鏡日本模式,提出「留財與引資並重」及「投資臺灣支持產業發展」的策略,2024年9月推動五大計畫,包括壯大資產管理、推動普惠與永續融合、促進財富管理、引導資金投入公共建設及擴大投資臺灣市場。
應對全球轉型,陳彥良提出開放心態、創新思維、跨領域學習三大方向,建立監理沙盒機制、開放金融業務試辦。今年初已成立「金融市場發展及創新處」,統整金融科技、永續金融與市場資源,並推動永續金融證照、ESG課程與高階資產管理人才培訓,深化專業能力。
盡職治理 公司治理關鍵要素
亞洲公司治理協會(ACGA)秘書長Amar Gill先生認為,盡職治理是公司治理改革的關鍵,不僅涉及法規與結構,更需董事會與投資人間的實質對話。目前,全球及亞洲投資人在這方面的資源投入仍相對有限。
Amar指出,公司治理改革需投資人支持,尤其是資產管理公司。ACGA對亞太12國評級,發現日本與台灣在機構投資者推動治理方面居中間位置,而臺灣散戶投資人參與度較高,與當地證券周邊組織的努力相關。
此外,亞太地區的股東行動主義提案數量超越歐洲,顯示投資人對治理的關注增加。董事會性別多元化亦改善,如新加坡女性董事比例提升,永續報告標準(ISSB)推動市場進步。
Amar建議,盡職治理應強調結果導向,明文要求獨立董事會議與對話,以深入理解董事會運作。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,「聯合參與」是提高效率及促進改革的有效方式。
AI人工智慧 促能源轉型
AI人工智慧近年來迅速發展,成為協助能源轉型與風險管理的重要工具。氣候智庫Tracker Group執行長周尚頤表示,Tracker Group自2018年起採用專用演算法,分析企業揭露資訊,以評估「漂綠風險」。AI在能源轉型中的角色亦日益重要,例如英國的Octopus Energy,以AI驅動虛擬電廠,透過家用設備動態平衡電網、優化成本與排放。
AI驅動的能源解決方案仍面臨網路安全、資料隱私、電網互通性、基礎設施投資等挑戰,若能克服障礙,將提升需求預測、電網彈性與預測性維護能力,降低投資風險並提高財務回報。然而,AI本身也對環境造成影響,如碳排放與水資源壓力,特別是資料中心的耗用。周尚頤指出,如西門子等企業,已正積極開發減少水與能源消耗的冷卻技術。
氣候技術投資潛力巨大,例如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、碳市場及永續農業,AI可推動智慧農業發展,尤其台灣在全球AI價值鏈中占有優勢,為投資者提供許多機會。
ESG前瞻發展 專家獻策
本次論壇主要探討「2025年股東會前瞻:亞洲與臺灣」、「2030年的 ESG投資–ESG投資的演化與未來」,以及「盡職治理的亞洲實務:投票、氣候變遷與自然影響」三大議題。
從宏觀面來說,臺灣市場被動型投資人比例快速增長,2025年達44%,企業應提前做好資訊揭露與溝通。近期市場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影響董事會決策,企業資本儲備可能上升,主動型投資人可能會要求更明確的資本配置策略。另外,近十年外國機構投資大幅增加,已占台股市值超過4成,企業應思考應對外國機構投資者,並與被動式基金互動。
對於上市、上櫃公司,因應股東行動主義,公司應在會議手冊中清楚說明,了解自身的主要投資人並主動溝通。自然資本管理日益重要,企業可運用生物多樣性框架與TNFD(自然相關財務揭露)評估投資的環境影響。另目前市場仍存在ESG合規的思維,建議公司從符合規則轉為實現「轉型計畫」。
論壇中也關注到亞太地區的特殊性,臺灣及亞洲地區仰賴外籍移工,應對現代勞動人權將是重要議題。此外,亞太地區市場面臨減碳與經濟增長挑戰,家族及國有企業的治理結構影響著透明度與溝通複雜性,投資人互動時須有更多的本地化策略,盡職治理活動也須更具體及量身定制。
2025-04-28
By: 摘錄工商B1版